安溪尋根,  生活札記

尋根之旅-龍門Day6(上午)

一早天空又飄著雨,正思索著等一會要朝哪一個方向去進行,一是沒有交通工具,二是下雨叫摩滴好像也挺麻煩,正不知如何是好時,來了一通電話,龍門鎮白會長來電,他知道我沒有交通工具,便主動說要到飯店來找我,實在是不好意思,理當是我應該去拜會白會長才對。

經過大約10分鐘,白會長騎著摩托車來到飯店,他說飯店老闆很熟,於是非常自然的走到泡茶桌,我們便開始聊了起來,由於談話的內容非常的廣,也在會長的同意下進行錄音紀錄,時間也將近1小時。

白會長直接泡起茶來了,很有大展鴻圖的感覺

以下針對度錄音檔,剪輯成四個部分,對話大多以閩南語進行,為了讓親人、好友更進一步瞭解對話,有利用AI進行字幕編寫,沒想到剪映閩南語的辨識度還蠻高的。

第一段

重點摘要:
1.尋根人士的常有口頭傳下故鄉地名的情況,造成同音不同字,盤頭語榜頭閩南同音。
2.鄉鎮區域的變革也會造成地名改變。
3.清朝與當地目前地名主要的架構為安溪縣龍門鎮XX村XX角落(XX厝)。
4.就如同鹿港地區有【粘厝庄】的概念相同。
5.祖籍地上的盤頭鄉埔尾村可能因口語傳述而漏掉了【草】字,或因時代變遷,地無人管理荒蕪【埔尾】地名增加了【草】字,此部分當地耆老(約90歲)有證實早期該地區【草埔尾】比較荒蕪。

祖先祭祀日期紀錄牌正面,應該為來台第四代祖王金喜所謄寫。
祖先祭祀日期紀錄牌背面祖籍地,由字跡不同判斷應該是由後面經口語傳述再補上的。

6.草埔尾最早有姓王的人是居住地皮為王家所有,後來因各種原因遷襲而改由白姓人家居住,現今改稱為【金埔厝】。
7.推斷王福氣家族後面再遷襲到霞美厝,而王福氣家族更有5戶有4戶到台灣的情況,並帶祖譜前往。
8.草埔尾有留一戶王家人顧家業。
9.就白會長說明【埔尾厝】,大概只有【草埔尾】這個地方,有王姓人家待過,其他石盤頭、大埔尾,都是姓陳的居住,而龍山村只有姓林的居住,這說法與昨天現場實地踏查一致。
10.當地王姓家族幾乎都是去台灣。
11.若按照祖譜備份看兩地均有王金喜、王金水【金字輩】,但也可能是湊巧。


第二段

重點摘要:
1.說明神主牌內的木板,有寫祖先的生卒年、月、日。
2.白會長提醒,神主牌後方還有另外的小木片,可能有寫祖籍的地點、厝號,金門人有類似的經驗。
3.彰化縣白氏宗親也經常有人回到安溪龍門來拜祖。
4.王永慶的孫女友經到龍門鎮來尋根過,王永慶祖籍長坑是否正確仍存疑。
5.與白會長提到閩台緣博物館黃先生所提及,要對上祖譜才算圓滿,他也非常認同。
6.白會長認為依照我現在的資料,因該是龍門榜頭草埔尾沒錯,沒有其他的地方類似這樣的地名。
7.將安溪縣誌(乾隆版)與白會長分享,確認為依仁里石盤頭,都姓陳。
8.當時從由榜頭主要是從步行志廈門(同安)再到作船金門、澎湖、台灣,南洋等等地方。


第三段

重點摘要:
1.喝茶閒聊,聊泡茶習慣。
2.了解我們王家的台灣發展。
3.無法確來台祖是單身過來,還是跟太太一起過來。
4.提到草埔尾縣居者白軍用先生,昨天沒有見到。昨天見到的是另一位老先生。
5.白會長,到台灣6、7趟交流,有姪女也住台灣桃園。
6.建議回台灣與家人討論,此次安溪尋根之旅的情況,並再看看有沒有厝號。
7.白會長龍門的每一個角落她的很熟悉,很有信心祖籍地名,沒有其他地方,應該就草埔尾的。

白先生判斷是這個地方,早期有王姓人家在此居住(草埔尾、現稱金埔厝)

第四段

重點摘要:
1.白軍用太太來電確認,金埔厝早期為草埔尾。
2.白軍用太太說明2008年前年節都有祭祀都有祭拜【王公詹媽】,依隨著婆婆準備祭拜的模式,直到2008年普渡(統一作功德)才沒再拜【王公詹媽】。
3.白姓家族用了王家的土地房子 ,其中有建一小間的房子,給王氏祖先用,也表示敬(孝)意,祈求順利。
4.一般人不愛提,自己家族用別人土地事情,白會長得到這樣了訊息真的很難得。

聽了好幾次這個音檔,整理出上面的摘要,雖然無明確證據,但心裡還是有點譜,有個方向。這次伴隨著颱風的路徑,到福州、泉州、安溪縣、龍門鎮時而下雨時而放請,心情也是如此,回台灣再整理思路。

留下一個回覆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